Top
首页> 焦点动态 > 正文

年少热爱·迎风前行

发布时间:2021-07-21 14:35:43        来源:互联网

流经岁月的热爱与孤勇 又怎会东升西落转瞬即逝 有些跨界不过是殊途同归

00:00/00:00倍速

如果一定要找一个词汇来形容李颖,那便是「少年感」。这个长相甜美的东方女孩总是嘴角扬着笑容,眼神坚定且澄澈。仿佛旅法十年颠沛奔波的生活并未在她身上留下岁月的痕迹,平添世俗的气息。

Episode One

李颖的简历是完美的,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她曾师从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Robert Rumé,巴黎歌剧院首席女中音歌唱家,法国歌剧史上最著名的卡门扮演者Beatrice Uria Monzon,以及著名女高音Anna-maria Miranda,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科班生」,得到过各个领域专家和学者的认可:

目前中国歌唱家中法国学派的并不多见。李老师法语发音纯正、法式演唱风格突出,对我们学习借鉴法国声乐学派起到桥梁作用,是一次难得的欣赏法国声乐艺术的机会。

著名指挥家、作曲家邵恩

李颖在法国生活、学习过, 接受了法国艺术歌曲的专门训练。几年前和她一起排练演出德彪西、萨蒂的音乐留下了愉快的记忆,让我这个热爱法国音乐、却从未在法国生活过的人也似乎感染到了一点法兰西的气息。

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高平

李颖,旅法归来青年女中音歌唱家,凡听过她的演唱和看过她的舞台艺术表演的人,无不被她那醇厚甘贻、通透宽广的声音所深深地迷恋住,这不仅得益于她具有古典音乐的扎实的功底,更是她对文学、绘画和泛艺术领域修养的高维度的体现。相信她一定会在未来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著名作曲家张大力

但也正是这个看起来宛如天之骄子般的科班生,一路走来,却又也是个不择不扣的「跨界」少年,有着许许多多有意思的「背后」的故事。从钢琴到舞蹈再到声乐表演,这个小学时手便可以跨十度的女孩曾理直气壮地放弃了钢琴。「钢琴只能侧脸面对观众,而我想要的是更加直观去表现且和观众沟通的艺术」。身子柔软,手长腿长在舞蹈上具有得天独厚优势的她在尝试了舞蹈后却也选择离开,「舞蹈可以用肢体和眼神去沟通交流,但我总觉得还差了些什么。直到我遇见了声乐」。

一见倾心,再见倾情。或许是最适合用来形容李颖和声乐的关系。

在回想年幼时光时,李颖笑着说「是音乐选择了我」。从钢琴舞蹈走向音乐,从理科跨去文科,从业余走向专业。经由一个又一个的跨界,李颖与音乐的缘分越来越深。

Episode Two

如果说李颖与音乐的缘分是命中注定的,那么去法国留学则是必然的一段旅程。

法国音乐的历史(Music history of France)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中世纪,当时世俗音乐传统由迁徙歌曲进行。在法国,在11世纪,中世纪的民间音乐传统发展有两个主要地区:从法国北部的布列塔尼开始,Trubadours的音乐文化开始出现,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Truvers音乐文化也开始出现。法国是早期欧洲多声部音乐的先驱 – 现如今人们所知道的第一批复调音乐作者是巴黎圣母院学校的巴黎作曲家。因此,来到法国学习音乐是天堂,也是地狱。作为音乐历史最漫长的欧洲国家之一,法国有最浓厚的积淀和最棒的教授,但同时也给李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你唱的法国歌曲味道都不对」这是李颖在精心准备后参加比赛时得到的评语。

什么是味道?什么是对?一个异乡人要如何唱出「地道」的法国歌曲?这个问题困扰了李颖很久。

时至今日,李颖仍清楚地记着当她再次去求教于那位在业界德高望重的评委时对方的建议「你要去看我们的戏剧,我们的文学作品,去观赏我们的美术作品。因为每一个年代的绘画文学,甚至于人文地理,都会影响到你对音乐的认知」

因着这袭话,李颖开始关注其他门类的艺术,戏剧,建筑,绘画。「我开始留意巴黎这个城市的一草一木,去感知除了音乐以外更多的艺术」。而正是对美术作品的反复观察与理解反哺了李颖对音乐的把握。「突然有一个瞬间,在某一个作品上,整个人好像突然变得不太一样了。我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了。」在法留学期间李颖先后取得”声乐”与“室内乐”双硕士,之后又以第一名成绩取得了欧洲声乐专业最高演唱家文凭——“高级演唱家文凭”(等同于博士学位)。

在取得高级演唱家文凭后的毕业之际,李颖拿到了来自法国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校长的奖学金offer,这位惜才爱才的校长希望李颖继续攻读法语艺术歌曲专业。而恰恰也是这段经历,帮助李颖更好的沉潜下来,进一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方法。

「在我法语艺术歌曲专业的第一节课上,我的老师没有让我唱歌。甚至后面的几节课,他依旧没有让我唱歌。」李颖回忆道,我的老师第一次上课时拎了一个电脑,拿了一个很大的U盘,还有一些诗歌和文学集。在前几届的课堂上,他让我看他电脑中的美术作品。「如果你不了解法国的人文历史,绘画文学。那你如何更好地理解艺术歌曲呢?法国艺术歌曲的根基是法国各门类的艺术之和」。

「我不需要你这么快地去展现你的歌喉,我希望你从基础的文化学起」一语惊醒梦中人,李颖开始体味到,一个好的歌唱家并不是只唱好歌就好。学音乐也绝不仅仅是音符和歌喉之间的较量。并非音乐产生音乐,而是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产生音乐。

「把这些嘱托装在心里,记在脑中」她开始游走于巴黎大大小小的美术馆、博物馆和画廊。李颖说,「我背着乐谱去卢浮宫,去看画,去感知画谱中的故事」。巴黎的大街小巷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美术馆和画廊。只要有时间,李颖就会去博物馆,对着一幅画发呆大半天,去揣摩画中的人,纵观法国绘画的特征,假装自己也跟着那些油画穿越到了百年前的法国,然后再慢慢揣摩绘画与音乐的关系。

人们都说,「音乐,是凝固了的绘画」。现代人总是倾向于把艺术划分成壁垒分明不同种类。但是在李颖眼中,音乐和绘画却有着太多相似的地方。「在我带着乐谱往返于博物馆的日子里,我慢慢意识到,其实我可以通过艺术来感知艺术」。

“艺术家在自己的心里唤起曾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并且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

列夫·托尔斯泰 《论艺术》

李颖开始慢慢领悟到,其实如果仔细翻看美术史和音乐史,便会发现其实音乐和美术二者的发展轨迹十分的相似。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旋律变化大多是极进的,缓缓展开,鲜有剧烈的变化,而文艺复兴绘画恰恰也是如此,优美伸展的曲线,人物造型优雅平面;到后来的巴洛克时期,音乐上乐句开始变得长短不一,节奏律动感更强,装饰音日渐增加,而绘画方面,巴洛克绘画强调对比强烈,造型不再规整变的长短不一,尤其是那些到处撒布细碎的细节也像极了装饰音。

从初到法国时评委的建议,再到明确地被教授教导通过其他门类的艺术感知音乐,从「泛读、泛听、泛学」慢慢演变成「精读、精听、精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种文化旅途的行走中。李颖在巴黎汲取着文化与艺术的养分,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李颖说,「巴黎是一个梦幻的城市,只要你想去探索,这个城市都会给你你想要的答案。」

Episode Three

随着慢慢的大众认可,李颖却逐渐形成了「小众」的风格和志向。「我想做中发文化交流,也想挖掘关于音乐更多的可能性」用李颖的话来说,「法国音乐是有控制的张扬」不同于人们印象中的纵情肆意,法国音乐「是有张弛的,是在自由中理性控制的,可以与太多的东西融合」。这些于微妙处与中国文化的共通点,给了李颖太多的启发。她决定再次跨界,重新出发。

2017年李颖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母亲的怀抱。还未来得及收拾打包的行李,李颖便受邀参加“彼岸”威海海洋油画名家艺术展,并为其开幕式举办海洋主题音乐会 marine oil painting art exhibition。歌声与油画,音符与色彩,李颖在音乐这一维度的境遇中描述着法国与绘画。这次的经历为李颖带来了新的方向,她决意「用艺术阐释艺术,用音乐去回答绘画」

2018与2019这两年是李颖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段时光,她用这两年的时间实践着她「跨界的初心」。2018年,恰逢现代音乐鼻祖德彪西逝世一百周年。李颖与何多苓先生和高平先生一道用音画再现这位与东方有着不解之情的法国作曲家的作品。当德彪西的音乐与何多苓先生的油画相遇,便碰撞出了一场融合着诗歌,文学,声乐,美术音乐会。

这是一次跨界的合作,更是一场大胆的尝试。而对李颖来说,这更是一个开始。离开积淀了她最好的十年光阴的法国,李颖开始着手打造一个名为《那时的巴黎》的音乐艺术品牌。

音乐会的选取是根据李颖个人经历来划定的。从普朗克、德彪西、福雷,再到哈恩、萨蒂、法国香颂,「我希望观众在我的歌声里能够和我一起走过法国的黄金年代」。一场又一场的音乐会,一个又一个的小时。李颖站在台上,为观众讲述的歌曲背后的故事们。《那时的巴黎》展现着很多的可能性,这是一场关于巴黎的音乐会,但也是一个关于巴黎的画展。逝去的时光被浓缩在艺术中,在呓语中像人们诉说着曾经的巴黎与法国。《那时的巴黎》是立体的音乐,在歌声中,李颖用音符和曲调描绘出了巴黎的全景图。绘画最终要求自由,摆脱了色调和透视,而音乐里勋伯格也摆脱了大小调和复调。艺术本就是交融的一起的,文化更是如此。艺术的背后蕴含着的,便是千姿百态的文化。

紧接着,李颖便接到了著名当代油画家刘亚明先生的邀请,在其巨幅油画《苍穹之眼》前举办《那时的巴黎》法国艺术歌曲专场音乐会。「《苍穹之眼》是一个巨幅画作,我站在画作前面,仅如画中一个人物般大小。我发出声音,好似画作在吟唱」

回国后的日子,李颖从未有一天忘却她在巴黎的所学。「我通过不同的活动和项目,磨练我自己,不断改变不断提升,只求自己可以更好的成为音乐与美术之间的桥梁」。

而所幸,十数年的磨砺与积淀不负有心人的执着与坚守。活动结束后,艺术家刘亚明先生如此评价李颖:「她浸泡在艺术之都巴黎十年,是她吸收知识和先贤智慧最丰沛最旺盛的人生阶段。厚积薄发采各家之长,在其中发现和找到自己是歌唱家的必经之路。在我看来她走得很扎实,很稳健,很独特……都知道所有热爱艺术的人们心中都有一个别样的巴黎,期待李颖用歌声带给我们一座惊艳绝伦的巴黎」

2019年,李颖受邀山东美术馆“葵颂—许江艺术展”为其开幕式演唱。而后。李颖受邀湖北美术馆为“中国姿态.第五届中国雕塑展”开幕举办艺术歌曲专题音乐会。这次音乐会并不是一次普通的演唱,而是李颖根据参展艺术家的作品风格来选择演唱的作品。这样的操作绝非一件易事。李颖需要反复了解参展艺术家的作品,吃透艺术家的风格,然后再去思索权衡选出匹配的音乐。但也正式这些经历,让李颖进一步积累起「跨界」的资本与勇气。

2020年中秋节受邀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那时的巴黎》法国艺术歌曲专场音乐会,后再次受邀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为程昕东先生个人收藏展开幕式献唱……。对于这场演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苏丹评价道:「李颖的表演以及细腻的讲解,给我们再现了一个黄金时代的世界艺术之都的魅力」。而面对这些写赞誉,李颖只是淡淡一笑「我要走的路还太远太远,我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我要一直在路上,带来更多跨界的尝试与作品」

出身中国,旅法十年。这些经历塑造了李颖对中法两国文化独到的理解与热爱。专门赴法学习艺术歌曲的人并不多,而李颖则是第一个在法国以这个研究领域拿到高级演唱家文凭的中国人。李颖说,「我非常迫切的希望让中法两国的人们知道,原来在世界的另一头,还有这么多美丽的歌曲。同时,我更加急切的希望用音乐去表达更多的艺术」。或许正是这个执念,支撑着李颖坚定地一路走来。

李颖很少谈及一路走来她所遇到的挫折。旅法十年的单打独斗,毅然回国的白手起家,不停跨界时的困苦与不易……或许其中的苦与泪,个中滋味只有李颖自己知晓。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这个从小便与音乐结缘的小女孩,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一路追寻,一路跨界,坚定地向前走着。时至今日,也从未忘记自己年少时的执着与热爱。

最后,如果你想与李颖一起于音乐中窥探巴黎的美与梦幻,感受这位留法十数年歌唱家的积淀与理想。那么欢迎你扫描下面海报中的二维码,以歌声为约,以音符为契,「那时的巴黎」,我们不见不散。

图片:李颖

文稿:张仲阳


网站统计